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
  •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德语译介历经长期遇冷的起步期、蓬勃发展的高峰期、黯然回落的低潮期,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表明,其已构成德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德语国家的接受亦由单调的猎奇性、争议性解读趋向多元的文学性、审美性研究,在传播与构建中国形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孙国亮;高鸽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92-104  共有 804 人次浏览
  • 闺阁与礼闱:盛昱《红楼梦赋图册》的两个批评视角
  • [摘要]盛昱《红楼梦赋图册》是由《红楼梦》小说“元典”到题咏之作沈谦《红楼梦赋》,再到由赋之“语像”而形成的、异于直接从小说文本衍生而出的“图像”之作。因“赋”的渗入而使小说与图像产生距离感,这便在从“语像”到“图像”的演变过程中被赋予“闺阁昭传”与“移情”礼闱的文化内涵,实现由“我注红楼”到“红楼注我”的转化。
  • 王思豪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92-102  共有 437 人次浏览
  • 北魏《真人代歌》补考
  • [摘要]北魏《真人代歌》内容并不限于鲜卑拓跋一部,甚至不局限于鲜卑一族,而兼有当时其他北方游牧民族事迹。其中《企喻》一章系鲜卑语,历来无题解,根据蒙古语可考知其为“军歌”“战歌”“武歌”之义。联类考察,可知梁横吹曲《慕容家自鲁企由谷》亦杂汉文、鲜卑语成题,涉及慕容鲜卑起源地问题。《真人代歌》中尚保存有与佛教信仰密切相关的作品,其宗教色彩不可忽视。此外,《旧唐书》《新唐书》对《真人代歌》记载的分歧与错舛,有助于确定《真人代歌》湮没的下限年代,亦可资管窥《新唐书》的史料来源与编撰情况,并供《新唐书》重新标点整理工作参考。
  • 何靖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94-101  共有 480 人次浏览
  • “法尔哈德与西琳”故事源流考
  • [摘要]“法尔哈德与西琳”故事发源于伊朗,千余年来沿着丝绸之路广为流传,在伊朗、小亚细亚、高加索和中亚等地均成为重要的文学叙事主题。文章在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结合文献考证和实地考察,探析这一主题的起源和传承。通过这一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史关于“法尔哈德与西琳”主题叙事诗及其相关诗歌意象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促进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 沙塔尔·沙拉木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99-106  共有 367 人次浏览
  • 地方性与互动性:当代仪式研究的两条路径———基于河北涉县娲皇宫民...
  • [摘要]在当代研究视野中仪式的外延不断拓展,但与宗教、神话、信仰等相关的仪式依然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在人类学仪式研究知识谱系的基础上,当代仪式研究可以从地方性和互动性两条路径展开。以河北涉县娲皇宫民间上社为个案,地方性意味着将仪式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探求神话、历史等影响当代仪式呈现的多种因素;互动性要求将微观的仪式互动与社会互动联系起来,走近仪式参与者的个人历程,探寻信仰形成的诸种方式。
  • 朱林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100-109  共有 543 人次浏览
  • 藏族《诗镜》文本经典化历程论析
  • [摘要]藏族《诗镜》是藏族古典文学的“创作指南”和经典文本。它的经典化过程与常见的文献经典化路径有若干差异,代表了一种步步为营、层层本土化的努力方向,可将之概括为“开创之作—多样并存—选择认同—范式保留—重新命名—理念传播—塑造典型—教育传承”。此外,《诗镜》的经典化路径还具有“译-述”一体和反复经典化的特征,就更容易看清权力持续参与的结果,即从多声部到单声部的统合,进而形成阐释幅度收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交织作用的面貌。在历史阐释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过程中,《诗镜》得以成为经典,并且具备了历史阐释的开放性,具有了跨语际并跨时代的意义。
  • 意娜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02-111  共有 411 人次浏览
  • 《踏摇娘》演变考论
  • [摘要]《踏摇娘》源自社会生活,随时代与社会变化不断进行艺术再造与加工,于唐代开元年间发展为较成熟的教坊剧目,今存文本以唐代《教坊记》《隋唐嘉话》《通典》所载最具代表性。检校诸本所记,则《踏摇娘》演变形式的重要阶段依次为:北齐前的踏歌抒情表演雏形,北齐时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踏谣”叙事,隋末融入舞蹈、歌唱、审美等因素的“踏摇”综合表演,入唐后逐步定型过程中向《谈容娘》的表演形式靠拢并引发论争。虽然每一历时阶段的发展并不均齐,但总体上呈现出兼采多种艺术形式、调适于社会发展需求的渐进特点。
  • 罗世琴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103-112  共有 438 人次浏览
  • 论郑文焯词之学问化趣尚
  • [摘要]郑文焯是满族词人之翘楚,由于其学者与词人的双重身份,加之学术风气的影响,他在论词时崇尚“学问”。在词学思想上,他主张以“清空”之体发经籍之光,即将胸中所蕴藏的学问咀嚼酝酿,随情自然涌出不着痕迹;在创作中,他以学问提升胸襟、滋养人格,将佛语、 史识、考据等学问因子打并入词;在词学研究上,他以朴学的方法校勘整理词籍、研究词体的音乐特性。他沟通了词学与学术,深化了清词以“学”复兴的发展模式,加速了清词学问化之进境。
  • 唐何花;魏中林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103-109  共有 471 人次浏览
  • 澳门汉语文学中的土生葡人形象嬗变研究(1999—2019)
  • [摘要]土生葡人形象是澳门文学的一部分,其文化的标本性价值在澳门回归前已得到较充分的阐释,但这个群体在回归后的命运轨迹却鲜有人关注。通过解读澳门的汉语文学作品,可梳理出澳门华人对待土生葡人的态度经历了从“入侵者”到“澳门族群”的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土生葡人被赋予了“新人”的身份,在澳门的“家”小说中承担着消弭痛苦、创造新生的功能,这种“迟到的”澳门式的温情,与澳门如何看待自身被殖民的历史相关。族群关系的重构, 既是对“澳门”这一异质空间的某种追认,又是对澳门当下多元文化样态的认同。后回归时代, 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续写”土生故事,不失为澳门汉语文学的一种可期待的写作伦理。
  • 霍超群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105-111  共有 842 人次浏览
  • 格萨尔史诗曲名辨
  • [摘要]格萨尔史诗曲名和曲调之间的关系是格萨尔音乐研究领域长期关注的话题,但对于二者是否彼此对应,学者们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往的研究皆是从基于音乐技术分析的传统视野出发来寻找答案的,但在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借助口头传统相关理论,观照格萨尔曲名与曲调在书写文本与口头音声文本中的差异与互动,并在田野考察方法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不同类型、不同流布区域的格萨尔艺人,实现史诗音乐研究在当下的范式转换。
  • 姚慧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07-116  共有 353 人次浏览
  • 叶限故事中的神鱼叙事及其文化品格
  • [摘要]《酉阳杂俎》中的“叶限”是最早有文字可考的灰姑娘故事,亦是百越文化圈共 有叙事。事实上,“叶限”中的“神鱼”情节与印度《鱼往事书》《摩诃婆罗多》相比,具有极大相似性,本文结合“叶限”传播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叙事形态作综合考察,认为文中“神鱼”系自印度 神话故事中脱胎而出。而从文化意蕴来看,以死亡为界,神鱼所呈现出的生命能量状态在前后 期有极大差异,其复生具有两重意蕴:其一,浸润着民间对死亡意识的高度敏感,及民间叙事中带有原始趣味的神秘思维;其二,受印度文化圈流行的幻术影响。另一方面,因果报应观对故事情节推进及主题深化有深刻影响,彰显善恶有报的伦理观念更为人所接受,显露当时社会的普遍观念,体现出社会的总体意志。
  • 司聃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110-117  共有 568 人次浏览
  • 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 [摘要]20世纪以来,研究、记录及保护口头传统在中国逐渐成为一种学术和社会自觉,书面化的文学作品曾经是呈现口头传统的主导模式。从口头传统的“忠实记录”,到民族志诗学领域内文本迻译的声音和形式再现,书面文本呈现口头传统的发展路向,内合于口头传统研究由静态文本向动态演述转变的学术理路。现代技术作为内化于口头传统发展脉络中的自我选择,朝向数字化是口头传统记录工作的规律使然。在技术与理念相融的视域下,以学术旨趣和保护理念为规训,是数字化技术能够真正受惠于口头传统记录和建档工作的实践取向。
  • 张建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110-118  共有 441 人次浏览
  • 《罕王》的平行式:广西中西部壮族史诗
  • [摘要]平行式普遍存在于壮族诗歌、歌曲、仪式经文和各种口头文类中。文章以壮族仪式经文《罕王》中大量存在的平行式为研究对象,在概述其文化背景和社会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实时仪式演述语境和声响景观,首次对这些平行式进行统计与类型分类,将之分为平行式对句、类似平行式对句和扩大式平行式对句等,考察其修辞和韵律效果,并初步讨论了经文中出现的存在对应关系的词语和概念类型,包括自然类型、中原——本地的平行式。
  • 贺大卫(David Holm)著;李扬,陆慧玲译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112-133  共有 776 人次浏览
  • 方块白文大本曲曲本文献的类型和传承特点
  • [摘要]文章在白文大本曲曲本调查的基础上,从情节内容和题材来源两个角度,对白族民间传承的曲本文献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同时探讨了白文曲本文献传承和发展的若干特点,认为白文曲本是大本曲艺术发展的重要条件,曲本文献的历时代际传承和共时社会传抄,强化了白族大本曲艺术传承发展的稳定性和内在活力。反之,白文曲本文献与大本曲艺术的密切关系,也给自身拓展了传承的社会文化空间。
  • 王锋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12-120  共有 357 人次浏览
  • 读李锋《容美土司家族文学交往史考论》
  • [摘要]李锋的《容美土司家族文学交往史考论》是古代民族文学研究方面的力作,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三,即对“土司子弟入学”制度及其影响性的研究,对容美土司家族文学交往史的系统性梳理和整体性把握,以及考证过程中对地方志等文献的娴熟运用。这不仅对于土司文学、土家族文学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古代民族文学的研究也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 多洛肯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113-118  共有 346 人次浏览
  • 地方性知识的生产与阐释——以侗族歌谣分类研究为例
  • [摘要]格尔茨所提出的“地方性知识”通过反思西方社会科学中的“普遍性理论”,强调人类认知和文化的多元,使长期以来被宏大理论所遮蔽的“地方性知识”得以展现。文章以侗族歌谣分类为个案,展现“地方性知识”生产的三个过程和地方传统提取中被重新阐释的过程;强调“地方性知识”应通过文化主体来构建,阐释者要纠正观察者的优越感,以中介身份去理解不同文化系统中的知识。
  • 郎雅娟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17-122  共有 353 人次浏览
  • 图像叙述视域中的阿来小说《云中记》研究
  • [摘要]阿来的小说《云中记》以地震后即将消失的藏族村庄废墟为依托,通过对废墟、史诗、仪式、生活诸多图像的叙述,呈现出现代化进程中经历灾难伤痛洗礼的人物艰难的精神整合历程。阿来以记忆性复现和想象性重构的图像叙述方式达成人物的主体性构建,实现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
  • 佘国秀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118-128  共有 472 人次浏览
  • 元初南北诗坛的交融
  • [摘要]元初,随着南方文士的北上与北方馆阁文臣的南下,南北诗坛发生了不同层面的交流与融合。北上文士如赵复、吴澄、赵孟等人与朝廷北方文臣的雅集唱酬,为北方诗坛注入了活力;南下文士如郝经、卢挚、张之翰、魏初、阎复、徐琰等人则更多促进了大元气象的南移,影响了南方的诗风与诗学观念。尤其是元好问影响的南移,对南北诗学观的交流以及元诗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对元代中后期诗坛的繁盛有着先导作用。
  • 张勇耀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119-131  共有 529 人次浏览
  • 近世民间信仰中的神话层累——从海盐神歌《伏羲王》到《三天三宝》
  • [摘要]在浙江海盐“待佛”活动的仪式文本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神歌抄本《伏羲王》很早被公布,因涉及兄妹婚母题而被神话研究者经常使用,其实它只是被改造过的节选本。现通过对原抄本的细读,结合实际的仪式过程,发现它袭用了道教的神灵框架,本名应为《三天三宝》,展示的却是盘古、伏羲和神农的远古“三皇”神话,在承袭过程中有所新创,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神话地层”的层累、叠压、打破诸状况,以及其中蕴含的现实性功能导向。
  • 陈泳超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119-127  共有 467 人次浏览
  • 他者视角中的“九一八”国难叙事——《没有祖国的孩子》三个文本的比...
  • [摘要]1936年5月舒群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发表后,引起高度评价,其后于1936年9月和1938年6月两次被改编为同名话剧。《没有祖国的孩子》的三个文本在人物安排、情节设置上都有所变化,在政治意识与审美价值上也呈现出不同形态。但三个文本都保留了朝鲜族小孩果里这一他者形象,这种以朝鲜族他者视角进行的国难叙事,真切回应了民族、国家、时代对文学的需求,在文学普遍描写战争血与火的残酷、深掘国民性隐忧和阶级压迫的诸多范式中独树一帜,丰富了抗战文学的叙事视角。
  • 冯昊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21-129  共有 344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